第(1/3)页 这一桩练到拂晓,天光已露出鱼肚白,整个院子都染上一层灰白。 山风顺着山脊吹下来,掠过树梢,枝叶微颤。 姜义这才缓缓收势,吐出一口又热又长的气。 手脚一松,通体皆暖,连那骨缝间的寒气都跟着散了。 回到灶边,将昨夜剩下的参鸡汤热了热。 鸡肉嚼得干净,连锅底那几根山参须子,也一股脑嚼碎咽下,满嘴回甘。 肚里一暖,身子也踏实几分。 屋里头,母子仨睡得正沉,连呼吸声都透着安生。 姜义没去惊动,只轻手轻脚地转了回去,进了那间空屋。 脚刚沾上床榻,人便像断了线的风筝,直直地睡了下去。 再醒来时,日头已偏西了。 姜义翻身坐起,揉了揉眼,只觉浑身上下透着说不出的轻快。 不是那种睡足了的慵懒,而是筋骨皮肉里都松活开来,连骨头都像重新长了一遍似的。 推门出屋,院子里静悄悄的。 姜明不见了,想来是去了塾馆背书。 倒是小儿姜亮,小小的身子踮着脚尖,咿咿呀呀地收拾着桌上的残碗旧盘,动作虽笨,却一板一眼。 柳秀莲坐在凳上,挺着个圆滚滚的肚子,眼带笑意,一手扶着儿子,一手教他拿稳碗筷。 姜义站在门口,望着这一幕,心里软了几分。 他冲妻子笑了笑,带着些歉意的意味。 柳秀莲也笑了,眉眼温温的,不言不语。 两人并无言语,那份默契却落在眼底。 姜义没去打扰小儿子练手,只一转身,脚下无声,去了灶房。 寻了木盆,将那药桶里凉透的汤水尽数倒空。 只剩下一锅湿漉漉的药渣,黑乎乎的,瞧着像是熬剩的墨渣。 挽起袖子,手一伸,将那些稀黏的残渣一把把捞了出来,拧得干巴巴的,铺在案上。 取了斧头,劈成碎末,又细细剁了数十刀。 拌上切好的菜叶,揉得匀匀的,端到鸡笼前一撒。 那一群老母鸡一见动静,便咕咕叫着冲了上来,啄得欢实,没个客气。 鸡不识药理,嘴巴却精,晓得这玩意好。 想来这一顿下肚,毛都得亮三分,连蛋也多下一颗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