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心境沉稳者,可走小道。若能通过,直入三甲。” 声音不大,却不知怎地,飘得极远,一下便压住了场子。 众人一听,先是怔了怔,旋即议论四起,嗡嗡如蜂。 有人低声猜测,有人踮脚张望,也有人摇头轻笑,道是“虚张声势”“多半考个胆量”。 毕竟那三甲虽是最低,也算踏进门槛,有了州府的名头。 人群方自迟疑,有几人已缓缓走出。 衣冠整肃,佩玉束带,举止间带着几分与年纪不相称的沉稳。 有人认出,那是凉州几家世家子弟。 那几人径自走至布幔前,掀起一角,头也不回地入了其中。 布幔轻摆,像是水波收涟,也不知里头是何等景象。 等了许久,里头也不见响动。 人群中便有些躁动了。 终于,有一人按捺不住。 那少年衣着不俗,靴尖锃亮,面上带着股不服输的倔强。 抿了抿唇角,像下了决心,朝那布幔走去。 临入前还回头望了一眼,眼里不知是斗志,还是虚张声势的鼓气。 众人看着他撩帘而入,场中一时静了下来。 不到半盏茶,便听里头“叮铃咣当”一阵响,像是陶瓷摔碎,又像有人失足踉跄。 声响仓皇,不多时,布幔一掀,那少年已被人抬了出来。 身上沾着泥渍,发鬓散乱,神情木然,双目无光,似是魂魄未归。 看这模样,就是不耽搁今日大选,状态也要大打折扣了。 场中登时一静。 原本跃跃欲试的几个,悄悄把脚收了回去。 大多数人也不再迟疑,纷纷朝大道那头去了。 嘴上虽有些许嘀咕,说什么“虚头巴脑”“权贵后门”,可脚下倒是格外利索。 布幔仍在微微晃着,像是无事发生,又像是在等下一个。 只余极少数人,还立在原地。 目光落在那条小道上,或疑,或思,或隐隐跃动。 姜亮也在其中。 那官吏一提“心境沉稳”,他便留了意。 自己在心静一道上,说不上出挑。 但这些日子《坐忘论》没少翻,静心丹也吃得勤,又在那幻阴草地里磨了半月。 虽及不上老爹,但若论起这年纪里的同辈人,也好歹算得上一桩“沉稳”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