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清晨,日头才上了墙角,姜家小院难得热闹了些。 几人围坐在石桌边,正翻看一本老得发黄的厚图册。 书页微卷,纸边起毛,其上绘着草木繁盛、果实晶莹,淡墨勾线,倒颇有几分古意。 立在一旁的,是刘家庄上那名高个随从。 一身粗布,站得笔直,声音却温吞不疾,慢悠悠地指着书页道: “这等青色小果,名为清阳果。可清心宁神,助人静坐修行。寻常黄土中栽下,要十年才肯结一串,然再等十年,方能入药。” 他说着,手上又翻过两页,露出一串殷红如血的果实来: “这是五灵果,三十年开花,再三十年结果,合计六十寒暑,才得一尝其味。能令五感清明,眼耳鼻舌皆通一线。” 他说得不紧不慢,把那些传说中的灵果灵木,讲得跟庄头地边的冬瓜扁豆似的,寻常得很。 姜义坐在旁边,捧着茶盏,面上渐渐沉静下来,眼里透出些细细的思量。 上回大儿气足圆满时,饭后闲话间提过一句,说想种些稀罕果树。 今日这随从来收幻阴草,他便顺口问了句。 那随从倒也爽快,转身便回了趟庄里,把这本图谱带了来。 只说改日再去采买药材时,可顺道带些树种回来。 “不过,丑话说前头。” 说得客气,却也不忘把话挑明了: “此等灵果异植,非市井花草可比。姜家主若是想着来年吃果,那便白费心思。” “无灵泉滋养、无灵土培育,在这等凡俗泥地里,一二十年能开花已是造化。至于药用嘛……” 他顿了顿,意味深长地抖了抖书页:“怕是还得再熬个一二十年。” 姜义还未开口,一旁的姜明倒先按捺不住了,连连点头。 他倒不问那劳什子的“助修”“清心”之类,只一门心思盯着图谱上的果子问来问去: “这个甜不甜?” “那个脆不脆?” “熟了能不能直接吃?” 那高个随从倒也耐心,索性照着口味,把几样果苗挑出来。 什么“玉脂桃”“火枣子”“水香梨”,一个个都听得人舌头发馋。 姜义却只是笑笑,也不阻拦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