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姜义到了刘家庄子,抬手敲那铜环,刚敲两下,门里便响起脚步声。 片刻,仆从推门而出,一瞧是姜义,忙笑着作揖。 一问才知,庄主尚未回,还在山里转着。 姜义也不着急,索性在院中同那两位仆从闲聊,将来意慢慢摆开。 不过是帮着采买些果苗,于刘家庄子而言,实在算不得麻烦。 何况两家来往素厚,主人说得来,孩儿也投缘,左邻右舍皆知的交情。 几句话没说完,便已应下。 正闲话着,庄外忽传来响动。 犬吠自远而近,夹着林草拨动之声。 几人循声看去,果不其然,刘庄主领着那条寻山犬踏林而归。 狗倒是先一步冲了进来,满身泥点,四蹄生风,眼睛却依旧亮得像抹火。 一见自家院门,尾巴甩得跟风车似的,左一扫右一摆,险些刮翻了门槛边的小瓮。 庄主随后进门,步子稳,神情也镇定,就是模样狼狈些。 衣裳破了几道口子,胸膛敞着,露出一身铜皮铁骨般的腱肉,肩上还沾了些草屑。 两个仆从见了,忙不迭迎上,一个去取了衣裳,一个端盆打水,伺候得极是周到。 姜义站在廊下,见状不语,目光却在庄主脸上打了个转。 眼前这位庄主,至今也瞧不出底细,但也知不是等闲人物。 这番进山,虽没挂彩,却也衣衫破了几道,神情略显疲色。 想来这趟山路,怕不太平。 姜义心念一转,快步迎上,拱手笑道: “庄主回得这般迟,山里头可是出了些动静?” 刘庄主也不绕弯子,抬手拨了拨鬓角乱发,声如擦铜: “姜兄弟果是眼明的。你早先说那虎、熊、牛三畜有了些气候,如今一看,果不虚言。” 姜义听了,心头虽惊,倒不意外。 打量了他几眼,见其虽狼狈却神情自若,便放下心来,接着问道: “可详细些说说?” 刘庄主抖了抖衣角,嘿地一笑,语气松缓: “这一趟进山,翻了三座岭头,冷风里蹿了几日,只瞧见些兔影鸟踪,往常那些个能露牙的,一个影子也没见着。” 姜义挑了下眉:“都躲哪儿去了?” “还真是缩了起来。” 刘庄主抬手往东南一指,慢悠悠道: “全聚在那片僻岭里头,被那三畜攒在一块儿。” 他顿了顿,嘴角含着点讥趣: “模样还算齐整,有磨牙的,有扑树的,还有互相咬着试手的,瞧着倒像在操练兵马。” 姜义轻嗯一声,眼神微沉,没急着接话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