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她那一手棍法,倒也不是泼风乱打。 眼下这招式,正是她大哥教下来的。 讲的是“拦、扫、逼、劈”,专走中门,不图花巧。 加上她那股子倔劲狠劲,一番攻势下来,真把刘子安打得连连退让,只够招架。 姜义歇了口气,把锄头往地边一杵,站着看热闹,眼角带笑,眉头轻挑。 到底是后山那一门老棍,底子沉,劲路正。 比那些外头改来的招式,终归沉练几分,多些火候。 那骨子棍劲一亮出来,就连心境间的差距,都被抹平了去。 姜义当年也囫囵学过两遍,只是后来事多,一桩桩磨得差不多忘了干净。 低头瞅了瞅锄头,再抬眼望望那翻飞的棍影。 哪天闲下来,是得把这套棍法从头扒拉一遍了。 药种种得妥帖,锄头也歇了气。 天光这时刚好收了边,薄暮沉沉,晚风里裹着些许湿泥气,悄悄摸进了院子。 村道那头晃出个慢悠悠的人影,一步三摇,脚底没个声响,正是姜明。 一身灰尘,袖口还挂着两道干黄的泥痕。 进了屋,水都还没碰上,便给他爹喊了出去。 姜义站在屋侧那片灵地边,指着那排新栽下的药苗,也不绕话,只一句: “这几日,水得勤些。” 姜明也不多嘴,只点了点头,转身便挑了空桶,顺着熟路往后山去了。 身子一沉,桶一晃,人便稳稳贴着路去了,倒也利索。 姜义望着那道背影,目光落在那副肩挑水担的架势上,眼底浮出一丝琢磨劲儿。 自打后山的灵果扩种,那小子每日便得担着泉水来回两三趟。 今儿多这片药地,怕是得跑四五趟才堪堪够用。 一低头,瞥见那一尺高的木桶,不禁微皱了皱眉。 “这玩意儿若能大一圈,省个来回也好。” 但转念一想,那山林小路可不是平地,窄得能叫草鞋打架。 真换大桶,指不定得在半山腰栽一回。 心下犯起了嘀咕,一时间也拿不出个章程。 趁着这空隙,姜义回了屋,挽了袖子,顺手将那李家送来的木匣摆上桌。 匣子封得极紧,底下还垫了层细软棉絮,揭开时连半点响动都没惊出来。 倒是那股幽幽药香,先一步散了出来。 不是那种呛人的烈味,也无市面灵药常有的冲鼻药气。 反倒像是山涧潮湿处偶生的灵物,带着一丝冷意、一缕清甜,仿佛风从林子里拐了个弯,悄悄钻进鼻端。 姜义鼻翼轻动,眉头略扬:“好药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