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电光火石间,他猛地想起大儿姜明。 当年破境之后,那笃定与从容,一口便言明修行的路数。 彼时还道是少年意气,如今亲身至此,方知半字不虚。 所谓“炼精化气”,原不是虚言,而是切切实实的门道。 凡人自呱呱坠地,食五谷,历寒暑,起百念,这副血肉便已不纯。 如今所要做的,便是引来那冥冥中的先天一炁,以天地间最本源的清净,洗练一身根本的浊污。 便如一块蒙尘的美玉,待秽浊尽去,方见其本色。 只余那一缕不染尘埃的先天纯阳,方算得了“身子清净”四字。 至那般境地,这副皮囊也不再是牢笼,而是一叶宝筏,能载神魂遨游太虚。 滞碍未除,心境却已澄明。 路在何方,该如何走,早已了然于胸。 姜义轻轻吐出一口浊气,绵长而悠远,仿佛将半生的积郁都吐了出去。 他缓缓起身。 身子骨依旧带着几分沉重,那是五谷精气未炼化的根基,一时难去。 然而神魂已若洗尽尘埃的琉璃灯,内外通透,自生光华。 心念微动,不止体内真气随心而走,便是屋外那弥漫的天地元气,也似能牵引一二,应手而来,再无隔阂。 他信步而前,不动双手,只一念微微拂过,那扇紧掩的木门便轻轻启开。 月华如练,山风拂面。 姜义一步踏出,身子并不下坠,反倒被一股清气轻托,悠悠悬空。 这已非俗世武夫借力腾挪的轻功,而是实打实的御风而行。 身形飘然,随心而转,或高或低,或疾或徐。 绕果林一周,枝叶在月光下晶莹如洗,果实清晰映在心湖之中,纤毫不遗。 心念畅达,如鱼入海,无拘无束。 这一刻,他才真生出几分“修仙之人”的自觉,不再是那土里刨食的老农。 正自快意,下方鸡窝蓦地腾起三道流光。 金、赤、青三影振翅而舞,声如琴瑟,绕空盘旋。 那三只得了造化的灵鸡老祖,似是相贺,又似自喜。 姜义见之,忍不住抚须微笑。 本想着功成之日,当炖一锅肥鸡,聊作庆贺。 如今看它们这般通灵模样,倒觉口腹之欲不免俗气。 也罢,也罢。 他意念一引,自林间摄来几枚熟透的灵果,随手抛下。 三只灵鸡应声接住,清鸣一声,才徐徐落地,寻净处慢慢啄食。 这一来动静不小,自然瞒不过有心人。 姜家院里,灯火次第亮起,人声隐隐。 不远处的刘家庄子,亦有人心有所感,不多时便有两道流光破夜而来,正是闺女与女婿。 姜义心下了然,不再空中久留。 身形一晃,悄然坠落院中,又是那副老农模样。 饶是如此,一家子依旧欢声围上。 “爹,您成了?” “阿爷!” 七嘴八舌,满面喜色。 姜义含笑点头,目光在熟悉面孔间缓缓掠过,最终落在妻子柳秀莲身上,温声道: “我闭关几日了?” 柳秀莲眼角带笑,替他理了理微乱的衣襟,轻声道: “还差几日,便是半年。” “半年……” 姜义心头一叹。 自己数十年勤学不辍,破此一关,竟还耗去半年光景。 与女儿、女婿比起来,天资终是差了一截。 况且修行越迟,浊世里打滚越久,体内污浊愈沉愈重。 日后炼精化气,要想炼尽返真,只会更难、更慢。 修行一途,果然一步慢,步步皆慢。 天资、机缘、资源,缺一都不成。 这念头只在心头一闪,姜义面上却淡淡如常,只问:“这半年里,家中可有甚事?” 柳秀莲摇头:“都好。只是……明儿那边,一直没个信儿。” 说到长子,她眉梢不免添了几分愁意。 姜义轻轻按了按她的手背,算作安慰,心下却明白,没消息,往往便是最好的消息。 于是点头,只道一句:“无妨。” 正说着,一旁的姜曦却适时开了口,声音清清浅浅: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