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这背后另藏玄机,不便轻动? 姜义眉间的纹路一深一浅。 思绪纷纭,千头万绪,却终究拢不出个理来。 不过,他心里也明白。 这等神仙人物的心思,凡人猜不得,也不必去猜。 当务之急,还是眼前的事。 他略一沉吟,声音低缓而沉稳地问: “钦儿可曾问过,那黑熊寻这些蝗虫,究竟作何用处?” 这话一出,姜亮微一苦笑。 “自然是问过的。” “可那头黑熊精,嘴巴严得很,半句实话也不肯透,只是一味往钦儿手里塞东西。” 他顿了顿,似也觉得那场面有些荒唐。 “什么九千九百年的山参,什么暖玉的石髓……都是些寻常人一辈子也难见的天材地宝,就这么一股脑地往外掏,只求钦儿点头应下。” 说到此处,他神色渐敛,语气也沉了几分。 “也正因如此,钦儿心里才觉不对,这事恐怕非同小可,他自个儿不敢做主,便让我回来请您定夺。” 晨风淡起,带着一股洗过山林的凉意。 姜义负手而立,衣袖微动,心思却早已转了数回。 此事透着蹊跷,那黑熊精所图非小。 若真与那蝗灾扯上干系,恐怕背后还有更深的水。 与其瞎猜,不若索性探上一探。 念头一定,他转头望向身侧那缕虚影,神色收敛,声线沉稳: “你即刻再走一趟鹰愁涧。” “让钦儿转告那头黑熊精,我手中,恰有一只通了人性、能口吐人言的蝗虫,世所罕见。” “若他真有求,须先明言用途,我再思量这桩交易是否可做。” 话声一落,院中风声似乎都止了半瞬。 姜亮微怔,那道魂影上五官虽淡,却也能看出满脸错愕。 “爹,咱家……还有这等宝贝?” 姜义不答,只淡淡地抬眼看了他一眼。 那一眼不重,却让姜亮的魂体陡然一滞。 他连忙俯身称“是”,声音都低了几分。 话未说完,魂影便轻轻一晃,化作一缕青烟,消散在晨光未干的空气里。 送走小儿,姜义转身去了祠堂。 依旧是每日的讲经。 晨光从格窗斜照进来,尘埃在光影里轻轻浮动。 声音平缓而沉静,卷轴摊开在青石案上,香烟袅袅,一如往常。 直至那尊青铜香炉里的香灰,忽地微微一旋。 一缕淡得几乎要散的青烟,从香灰中升起,旋即化作了姜亮的魂影。 姜义的讲声,就在那一瞬止住。 他将书卷合上,神色不变,只抬手朝前方两个孩童轻轻一挥。 “今日,便讲到此处。” 姜潮与刘承铭如蒙大赦,连书都顾不得卷,呼啦一声跑了出去,带起一阵细风。 金秀儿则懂事得多,先朝姜义与姜亮深深一礼,未多言一句,便转身退了出去。 临出门,还极有眼色地,轻手轻脚,将那扇厚重的祠堂木门掩上。 “吱呀”一声轻响,厚重的木门缓缓阖上,堂中登时静了。 香火氤氲,缭缭绕绕,几缕青烟在半空浮沉不定。 偌大的祠堂里,只余姜义与姜亮父子二人,一实一虚,俱立于香烟之下。 姜亮那道魂影微微上前,神色凝重,低声道: “钦儿已将爹爹之言,原封不动转告了那头黑熊。” “那黑熊一听说咱家有那等开了灵智的蝗虫,果然兴奋得很,只是……” 他话音一顿,神情微现古怪,魂影都似晃了几分。 “只是他话里话外的意思,颇有些蹊跷。” “他说……他也不知,这蝗虫究竟是要来作甚。” 姜义闻言,眉心微微一蹙。 自己都不知用途,却肯拿出那般珍稀的天材地宝来换? 这买卖,做得太干脆,反倒让人心里发毛。 堂中香烟微旋,光影忽暗忽明。 姜亮抬眼望了父亲一眼,见他神色愈发深沉,哪敢停顿,连忙续道: “钦儿见那黑熊言辞支吾,便按着爹爹的吩咐,紧追不放。” “那黑熊被逼得急了,这才道了实情。” 他话到此处,声音自觉压低,像是在传一桩不该在人间泄露的秘闻。 “他说,自己也是受人所托。” “托他的,是鹰愁涧再往西千余里外,一处名为‘浮屠山’的所在,那山中,住着一位老神仙。” 姜义听得浮屠山三字,眉头微挑,却未多语。 姜亮接着道: “黑熊说,他早知那山中藏有高人,曾去叩拜过许多次,皆不得见。” “可这回,只是路过山脚,那位老神仙竟主动现了身,托他做这一桩事。” “黑熊自觉天缘降头,不敢怠慢。” “可他又不敢擅入南瞻部洲,这才想着四处托人,捉些有道行的蝗虫,好去那位老神仙面前交差。” 第(3/3)页